为进一步促进广州市银发消费市场的健康和谐,推进银发消费市场向高质量发展,广州市消委会在2024年开展了“广州市老年人陪伴式消费现状调查”,希望引导广大老年消费者更合理更健康地消费,并为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调查对象:年龄55周岁及以上的“银发群体”及其家人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典型案例等
回收问卷: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319份;深度访谈是对10位消费者和2位从业者进行一对一访谈;典型案例分析囊括广州市消委会的投诉案例及网上监测的约50个典型案例。
购物时爱买保健品
调查结果显示,逾五成“有钱有闲”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到陪伴缺失,于是会寻找各种活动消磨时间,如:到社区养老中心参与社区活动,种植花草,刷短视频,与朋友聚会,参加书法、绘画、音乐等文化课程,上老年大学,做家务活及旅游等。其中,花费最多的前七项分别是:旅游和朋友聚会(各占14%)、饲养宠物和种植花草(各占12%)、刷短视频、做家务活及网上购物(各占11%)。
购物方面,老年人热衷通过“会销”或养生体验店购买保健品,来满足情感及健康需求。调查显示,有62%的受访者是通过保健品推销会(占比30%)或养生体验店(占比32%)购买保健品的。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销售人员经常上门或电话问候(占比44%),商家提供一对一的保健服务(占比35%),销售人员送货上门且陪聊天或做家务(占比35%),这正好填补了老年人的陪伴缺失。
一位长者在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现场体验一款电动轮椅。
陪诊服务需求高
“宠物消费”能为老年人带来情感上的支持和社交上的互动。据统计,逾七成饲养宠物的老年人会选择在宠物店进行预付式消费,平均金额为1769.38元。
广州老年人通过线上社交交友平台(婚恋网)进行交友的情况并不普及,本次调查中只有28%的受访者表示有通过这一渠道进行交友。但是,一旦使用社交交友平台(婚恋网)交友,老年人会进行消费的比例较高,平均花费金额为1610.6元,表示不会花费购买服务的只有12%。
陪诊服务在广州尚未普及,但服务需求高。调查结果显示,仅7%的受访者表示曾使用过陪诊服务。但受访者对老年人陪诊服务需求较高,46%的受访者表示,当家人工作太忙,难请假或请假成本太高时,会使用陪诊服务。还有44%的受访者认为,陪诊服务能提前做好诊前规划,提高看病的效率。
市消委会建议:老人高风险消费 增设子女确认环节
如何切实保护老年人消费权益?广州市消委会提出以下对策。
首先,立法先行,推动高风险消费行为增设子女确认环节。为切实保护老年人消费权益,建议在立法层面明确在大额消费、预付式消费、自动续费等高风险领域增设短信、电话或者书面形式通知等确认环节,确保老年人在进行上述消费前得到子女或监护人知情与认可。同时,也应在法律中明确未履行子女确认环节商家的法律责任。希望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制度层面为老年人消费权益构筑“防护网”,既保护老年人免受消费陷阱侵害,又促进家庭与社会的协同参与,推动银发消费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其次,强化监管,持续开展符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消费教育活动。
再次,制定标准,全面推进适应老年人需求的陪诊服务规范化发展。
最后,加大关怀,积极营造能激发老年人消费活力的“好心情”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家人与老年人有更多情感交流和精神陪伴,让老人遇事主动与家人商量,做到敢于消费、放心消费。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庆 通讯员:穗消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