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记者从广州港集团了解到,2025年上半年广州港外贸业务多项指标实现双位数增长,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0.6%,据预测,增速在全国沿海主要港口中排名第一。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州港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23.8%,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长20.6%,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全国领先;其中,主力港区南沙港区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4.6%,增速居全国沿海主要港区第一。上半年,广州港外贸商品车、外贸煤炭、外贸钢材业务量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其中外贸商品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22.3%。在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6月份南沙汽车口岸推出了联动香港的“穗港汽车出口快线”合作模式,内地出口到香港地区的车辆在香港等待上牌时间由原来14个工作日缩短至抵港后3个工作日内。
今年第一季度,广州港外贸箱量首次超越内贸,“内贸第一大港”布局外贸业务成效凸显。今年上半年,广州港新增7条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外贸航线总数达到179条,连接新兴市场的非洲、中东红海和东南亚航线密度持续提升。截至目前,广州港现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方向航线154条,RCEP国家航线101条,为腹地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分享RCEP红利提供航线服务支撑。此外,广州港积极打造丝路电商快线、进口水果快线等有南沙特色的航线产品,丝路电商快线数量达到3条,下半年将迎来首条美国西海岸电商快线。
当前,广州港集团积极实施“枢纽+通道+网络”战略,加快向港口型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型,延伸港口服务链条,推出汽车装框架箱、工程机械设备、木薯淀粉等全程物流、特色物流产品,着力从推动供应链要素系统集成、加快数字赋能、推动绿色共享、深化港产合作等四个方面助力广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与长江经济带的物流通道对接,把港口服务送到内陆企业的“家门口”。下一步,广州港将加快推动南沙国际通用码头、南沙五期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港口枢纽能级,不断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和航线网络,打造陆海联动、江海互济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支撑广东海洋强省建设。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朝露 通讯员:曹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