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明明不差,简历却因“第一学历”被悄悄刷掉?在不少企业的招聘中,“第一学历”成了看不见的门槛。哪怕是名校硕士、海归博士,只要本科院校不够亮眼,也可能被“一票否决”。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建议取消不合理的院校门槛。教育部也再次发文,明确禁止招聘中限定“985”“211”等表述。其实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回应过网友提问,表示在管理过程中所说“学历”通常指的是最高或最后的学历,没有使用“第一学历”概念。
如果一定要强调“第一学历”,小学、中学也是学历。问题的根源,在于用人单位识才用才的怠惰。不想费时评估能力,就直接用学校筛人。有数据显示,本科985或211院校求职者成功拿到offer的人数是本科“双非”院校求职者的1.8倍。而且,这种偏见不仅影响就业,还蔓延到研究生招生、出国推荐等领域。有职场顾问称,因“最高学历”获取渠道增多,用人单位转而看重“第一学历”。此话看似有理,实则谬以千里。如今,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了14年。适应新的形势,摒弃“唯学历”的旧思维,科学精准、不拘一格地发现人才、配置人才,才是解题的正确方向。
策划/龙成满 练洪洋 陈向军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博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希
拍摄/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邵权达 顾展旭
剪辑/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闫琦 刘芳妤(部份内容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