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被春风吹得鼻头红红、冒鼻涕泡,你们猜这片‘小耳朵’能变什么魔法?”3月12日,在文德路小学的“厚德学堂”上,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德叔)指尖轻捻着锯齿状的紫苏叶,旁边的孩子们都抬起小脑袋充满好奇地听着。“这是紫苏叶,用它煲水可以驱走你们的鼻涕泡泡,喝完身体暖暖的,还可以安抚‘闹脾气’的肠胃……”
为进一步探索创新思政教育与中医药文化深度融合,构建体系化、场景化、品牌化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新范式,3月12日植树节当天,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广州日报、广东省中医院、文德路小学、广东省育才幼儿园二院以“岐黄护苗助成长 厚德铸魂润童心”为主题共建的“厚德学堂”正式启动。
培育一颗种子 厚植优良品德
活动现场,德叔将一个装满中药材种子的彩袋,送到了文德路小学“忠德中队”孩子们的手上,寄望孩子们像种子一样扎根于知识的土壤中,向阳而生,长成国家和民族的脊梁,也希望中医药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薪火相传。德叔还和孩子们一起,在校园里植满中医药绿植的“厚德百草园”种下了一株“化橘红”植株,让这种具有700余年药用历史的岭南道地药材和孩子们一起茁壮成长,见证中医药文化的薪火相传。
德叔介绍说,多方共建的“厚德学堂”,将以传承中医药文化为切入点,助力赋能学生思政课建设,“送种子、种草药,希望孩子们知行合一,在真实的生活中体验风风雨雨中的劳作,感受万物生长的规律。松土浇水、防寒除害,亲手培育一颗种子,看它生根发芽、抽枝吐蕊、春华秋实,希望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责任担当、敢于奉献、勇于战胜困难的品质,也能更深刻地感悟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师长的付出不易,从而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打造思政教育与文化传承相得益彰的精品课堂
文德路小学校长陈康英介绍,“厚德学堂”在文德路小学落地,是以中医药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思政教育的有益实践。此前该校与省中医院交流合作频繁,早在2020年7月,以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之名命名的“忠德中队”正式成立,一直带动全校同学学习中医药文化、历史和健康知识,在实践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叔也时常来到同学们中间,为同学们诊治疾病、陪他们参观博物馆、解答各类问题困惑、带领团队为孩子们精心设计课程,言传身教,源源不断注入成长的能量。
据悉,“厚德学堂”启动后,将通过德才融合、筑基培元、育苗种植、中医研学、中药劳作、家校讲堂、育德学堂六大内涵的精品项目,打造成为学生们汲取中华文化养分、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平台,让思政教育与文化传承相得益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当天,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团总支的团员青年们还为孩子们准备一场丰富多彩的游园会活动。现场不仅有中药茶饮、特色疗法体验,还有香囊、工艺药扇制作及各类有趣的互动游戏,寓教于乐的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周洁莹、魏丽娜 通讯员:陈佳佳、王军飞、查冠琳
图/视频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