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歌舞剧院新创舞剧《人在花间住》即将焕新升级归来,4月11日-12日在广东艺术剧院浪漫绽放。为了呼吁更多人关注特殊群体与家庭情感联结,广东歌舞剧院特别组织了一次“走进花间,为爱起舞——舞剧《人在花间住》开放日”特别活动。该活动自发布之日起,便吸引了众多观众踊跃报名。
海报
3月22日活动当天,舞者们精彩呈现了舞剧《人在花间住》经过焕新升级后的多个舞段。总导演费波、编剧温方伊、作曲秦洪宇、服装设计李昆、执行编导孙然和王雪松,主演黄琛迪、张越、向卓楠、武林岩、徐艺杰也亲临现场,结合舞段为观众提供了深度导赏,畅谈创作的巧思,详细解读了剧中蕴含的深刻主题与情感内涵,并讲述了他们在采风过程中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互动的感人故事。
精彩段落联排,引发掌声无限
舞剧《人在花间住》以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母亲与儿子间的亲情故事为主线,通过“花”的意象串联岭南文化与人间温情,探讨记忆、遗忘与爱的永恒主题。
联排现场
“舞剧没有台词,但身体会说话。”该剧总导演费波表示。《人在花间住》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广州骑楼的一间花店内,母亲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症,在铭记和遗忘之间挣扎,儿子忙于工作日渐疏离。最后,在象征抚慰心灵的百花世界里,母亲重新成了她生命里最美丽的自己,而儿子也重新认识了母亲曾经如鲜花般绽放的一生。
“陪伴才是这世间最美的真情之花、心灵之花。”费波说,该剧以母子情为载体,以爱抵抗遗忘,以花承载大爱。全剧由广州骑楼花店的现实空间以及迷白、鲛人、百花园三大幻境组成,在现实与幻境中流转,在记忆与当下穿梭,构建两重冲突对立却自由轮转的世界,既有扎根现实的人间烟火,也有如梦似幻的浪漫想象。
联排现场
当天的联排主要有三段。其一是岭南骑楼街的烟火气、母亲的花店以及母亲病症发生时出现的——迷白幻境和鲛人溯洄的世界。其二是母子之间围绕着是否将花店转让而展开的情感纠葛,情急之下母亲的病症再一次出现,整个人如同深陷深海,困在时间里的她渴望被救赎。其三是母亲的病情日益加重,儿子在海边找到走失的母亲,跟在母亲身后,他也在母亲的述说中,回忆起与母亲共同生活的过往点滴。虽然是联排,但演员们的精彩演绎,仍然赢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联排现场
剧中有非常重要的一段女子群舞—疍家女,张欣珂和何羽薇两位舞者进行了展示。费波解析:“母亲从海边走到城市,融入社会。不但是柔美,还要有力量,像石头缝里开出的花。疍家女的装束——红色的扁担,蓝色的服装,花的设计暗藏在帽子里。”
疍家女舞蹈展示
编剧温方伊“从业以来遇到的最复杂的一个项目”
舞剧《人在花间住》作为一部现实题材作品,着眼点不在宏大的叙事,但它有着特别深、特别温暖的人性主题。关于悠长的岁月、亲情的可贵、爱的永恒,有着我们对身处当下的每一个人的理解和关照。
在剧中饰演儿子的武林岩认为:“剧中儿子一角是观众和舞台的链接。观众可以把自己代入儿子这个角色,产生共鸣。”另一位饰演儿子的黄琛迪表示:“参演该剧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对家人、对母亲更关注了。”
主创主演现场交流
在剧中饰演母亲的向卓楠、张越表示很荣幸能细腻地展现一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希望每个走进剧场的观众,都有不同的感受。”
演员徐艺洁表示:“饰演百花仙子,最难之处在于把握她的‘神性’。我在不断更新她的状态。”
著名编剧温方伊表示,《人在花间住》是她从业以来遇到的最复杂的一个项目,“因为失去了我最擅长的工具——语言,对我而言是很大的一次挑战。但是我被费导的艺术执着打动,很享受这次创作过程。”
联排现场
艺术作品引发社会共鸣
值得一提的是,医护人员、老年公寓的介护人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属也受邀来到了活动现场。他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与观众们分享了在照护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过程中的真实故事,让观众们对阿尔茨海默症群体的困境与需求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认知中心的李雪娴表示:“剧中把患者的一些状态表演得非常到位。这部剧让我们认识到,一定要多关心亲人。对患者,亲人需要多一份陪伴,多一点耐心。”
椿萱茂番禺老年公寓的介护人员说:“这部剧让我们真实了解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内心世界。哪怕我忘了全世界,但我不会忘了爱你——这是我看这个剧最大的感受。”
大合影
现场交流中,大家共同探讨了艺术作品与社会共鸣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作品在推动社会对阿尔茨海默病群体关注方面的重要意义。
本次活动以舞剧《人在花间住》为媒介,通过舞段赏析、深度互动和情感共鸣,希望能架起特殊家庭与社会之间的理解之桥,激发青年群体对人文关怀和社会议题的深思,以此践行“用舞蹈传递人间大爱”的创作理念,让记忆之花在更多人的心中盛开。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素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