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浓,越秀公园东门城楼的飞檐翘角在灯光中勾勒出金色轮廓,古色古香的建筑在暖黄灯光的映衬下更显庄重典雅。每周六、周日18时30分,“粤剧盛宴城楼之夜”活动在此准时开演,来自广州粤剧院的演员们身着华丽戏服,为游客带来精彩纷呈的粤剧演出。水袖轻拂间,百年粤韵与现代茶饮吧台碰撞出别样火花,非遗粤剧与广府茶文化交织成新的文化叙事。一曲《狄青闯三关》《七月七日长生殿》,一杯清茶,只需静静观赏与聆听,便不负这良辰美景。
百年公园邂逅粤剧文化,体验感拉满
2020年,越秀公园率先将专业剧团和粤剧(非遗)元素引入城市公园,通过定期开展多种层次非遗交流、展览活动,逐步将公园打造为广府非遗展示的“露天舞台”。今年春节,在越秀公园举办的2025广州新春灯会,首次将中国春节和粤剧两大“世界非遗”相融合,突破传统样式,以粤剧文化开篇,在正门入口打造高达20米、超七层楼高的巨型凤冠灯饰。粤剧灯组展示区域以《粤剧表演艺术大全》一书为原型设计灯组,融入广州粤剧院设计的粤剧花旦卡通娃娃和相关粤剧头饰,立体展现粤剧的华美和韵味,让粤剧元素再次“火出圈”,成为城中的热门话题。今年3月份,越秀公园作为“英雄花开英雄城”2025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的重点场馆之一,与广州粤剧院合作,为市民游客呈献《花好月圆》《游园惊梦》《刑场上的婚礼》《红灯记》等多个经典剧目,以粤剧艺术为载体,生动诠释“英雄城”的红色文化内涵,实现“公园+粤剧”品牌延伸和拓展。
粤剧元素赋能城墙活化,跨界“文化餐”等你来体验
越秀公园东门城楼于2010年前后复建,与广州明城墙融合成为独特的古风景观,城门楼高三层,外貌古朴,巍然屹立,颇有“羊城古韵”。2024年9月,东门城楼完成改造,首次对游客开放,内部焕新为集非遗体验、艺术展览与轻餐饮于一体的文化空间。远眺东秀湖美景,近品广式茗茶,城楼迅速跻身网红打卡地,成为越秀公园“城楼游”文旅品牌的核心载体。
为全面盘活东门城楼,越秀公园探索出一条“文化惠民+文旅融合+企业联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再度与广州粤剧院合作,推出“粤剧观赏+广式茶点+非遗手作”跨界融合的消费场景,凭借“古今同框”剧情构思和沉浸式演出,为观众奉献了别具一格的粤剧盛宴。游客在古香古色的城楼上品香茗、尝美食、看演出,与演员近距离互动,感受前所未有的非遗魅力,不仅满足了游客的新鲜感和参与感,也提升了园内业态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了公园“夜文化”与“夜消费”的双向奔赴。从粤剧非遗扎根城楼,到明代城墙变身文化客厅,再到夜经济激活消费潜力,越秀公园以“一座楼、一场戏、一盏灯”串起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的闭环。在这里,历史文物不再是冰冷的砖石,而是可听、可感、可参与的城市载体;非遗艺术也不再束之高阁,而是融入市井烟火,串起岭南文化的历史记忆。
越秀公园负责人介绍,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粤剧走进越秀公园,是对岭南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推动。未来,越秀公园将不断探索“百年公园+世界非遗+传统文化”的跨界融合,形成“可观赏、可体验、可消费”的文化矩阵,让广大市民游客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叶卡斯 通讯员:林园轩、吴薇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邱伟荣 通讯员:林园轩、吴薇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