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是文人雅士笔下对自然的深情礼赞;而在非遗匠人的指尖,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则被凝结为艺术,流传于世。
记者获悉,为展现人与自然的共生之美,省非遗馆将于4月19日起开展“山青水秀——2025年非遗专题系列活动”,以市集、分享会、互动体验等形式,展现广东非遗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现代生产智慧与生活美学。
一个塑料瓶、一块旧布料,或是几片花草树叶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智慧转化下,会变成什么?在活动的“新秀”板块,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将带领你探索自然可再生材料的无限可能。通过传统技艺与现代环保理念的结合,寻常物件将重获新生,化身兼具艺术韵味与实用效能的生活雅器。
岭南押花
古法造纸
新会鱼灯
而在“新色”板块的现代设计展示角中,将上演一场以现代艺术表达非遗温度的“零碳非遗Show”。本展区将募集来自广东省各高校学生、社会设计师等群体的环保创新产品与概念设计。活动当天还将有神秘嘉宾亲临现场,与大家开展深度交流与思维碰撞。“绿色非遗生活市集”则向大众呈现以“漆、竹、纸、瓷、布、木、叶、核”等自然可再生材料制作的传统手工艺作品。在这里可以欣赏到非遗的生态智慧,选购心仪的绿色产品,感受传统韵味与现代生活交织的独特魅力。
“新岚”板块带着观众码非遗中的“神奇植物”,活动将特别邀请《非遗的植物朋友》编辑创作团队亲临现场,与青少年共同领略书中奥秘,分享该书编撰背后的有趣故事。通过插画绘制体验,感受非遗美学。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卜松竹 通讯员 郭旭家
图/主办方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戴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