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欧班列运行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图为去年开出的首列“中吉乌”公铁联运国际班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 通讯员方杰摄
中欧班列保障国际物流畅通和经贸往来的战略通道作用日益凸显,“钢铁驼队”往来呼啸,持续为粤港澳大湾区对外经贸发展蓄力赋能。
省人大代表、广州海关关长李全持续关注广东中欧班列发展。在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他提出《关于进一步发挥中欧班列战略通道作用的建议》,推动进一步激活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动力。在省商务厅和财政厅、交通运输厅、海关、广铁集团等单位的合力推动下,广东中欧班列运行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保持快速发展势头,2023年广东共开行国际货运班列1258列,同比增加30.4%,年开行量首次破千列,现有始发站点8个,班列运行线路超40条,连接欧洲、亚洲的20多个国家100多个城市。
找堵点
深入基层调研 优化整体布局
广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经济腹地,中欧班列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促进国家经贸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广东是外贸第一大省,需要推动中欧班列‘通得快’‘走得远’,办法来自基层一线,现场工作人员、企业、群众最有体会。”李全说。广东中欧班列进出境是否高效顺畅?枢纽站点和配套物流建设能否匹配班列发展需要?班列相关企业能否切实享受政策红利?带着这些问题,他组织课题组到广州国际港等班列始发站点,深入口岸、企业开展座谈研讨,前往满洲里等班列主要边境口岸开展实地调研,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
调研中,收集了不少企业群众关切的“关键小事”。比如,班列沿线农林矿产品的产地离境外铁路组货站点距离远,缺少途中运输支撑,导致回程班列发展缓慢,有企业反映:“铁路运输进口初级产品性价比低,企业利润空间不大。”又比如,广州国际港中欧班列月订舱需求达到70列,但铁路部门分配到中铁广州局广东段的中欧班列开行计划量每月不足80列,配额十分紧张。此外,广州速稳报关有限公司提出“中欧班列进口境内段运费扣减”的问题,对于境内段运输路程较长的进口货物,申报扣减境内段运费缺少合同单据证明,希望帮助其减轻税费负担。还有一些企业反映“铁路快速通关”模式下,铁路系统修改运单耗费较长通关时间,铁路系统与海关铁路舱单系统之间的数据流转不稳定,有“卡单”风险。
除此之外,调研发现广东中欧班列整体布局方面也有待优化。如广东中欧班列开行总量与外贸第一大省的贸易量还不完全匹配;部分站点配套设施不尽完善,广州国际港作为省内唯一集装箱中心站,周边公铁联运枢纽交通集疏运能力有待提升等。
李全把这些问题都挂在心上,组织力量研究优化支持措施,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协调推动相关单位解决、完善。
破难点
“关长送政策上门”解决疑难问题
群众有反映,代表有回应。在海关系统工作多年,李全深知,当前外贸企业需要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他带头落实“关长联系企业”“关长送政策上门”工作机制,推动解决中欧班列进出口的疑难问题。
广东坚持制造业当家,“广东制造”在国际市场上广受欢迎。李全积极推动开行多种定制化“精品班列”,目前常态化开行的定制班列有通讯设备专列、液晶电视专列及微波炉、空调机等白色家电专列等。他还推动海关、铁路部门、场站运营方等联合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铁路出口方案,支持新能源汽车、出口二手汽车等商品通过中欧班列打开出口新通道。
广东广物国际物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俊军表示:“与传统海运模式相比,中欧班列出口新能源汽车等特殊商品不仅方便企业灵活安排出口时间,而且交货的时间周期进一步缩短,有利于降低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针对企业提出的“中欧班列进口境内段运费扣减”问题,他迅速组织专班走访铁路部门、中欧班列运营企业、货代企业,了解中欧班列铁路集装箱运输价格构成,指导运营平台以公告形式公布境内段运费。现在,企业进口申报时可参照公告标准进行填报,海关可根据企业申报情况,扣除其中境内段铁路运费再行征税,帮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广州速稳报关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萍高兴地说:“得益于新举措落地,近期我们通过中欧班列进口的一票货物能让采购企业享受到1700多元的税款减征,获得了真金白银的实惠。”
为进一步提高班列出口通关效率,节约物流综合成本,李全推动海关与铁路部门、运营企业协作互通,对企业开展培训指导。2023年11月,广东首列以“铁路快速通关”模式通关的中欧班列在广州海关监管下开出,有效提高了中欧班列转关运输通行效率,获得企业好评:“运用‘铁路快速通关’模式,每列中欧班列能节省通关时间约20小时,班列整体运行时间缩短1~2天,单箱货物可以节省200多元的物流成本。”他还推动海关与铁路部门同向发力,实现铁路信息系统与海关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共享,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可完成中欧班列报关,破解数据流转制约“铁路快速通关”模式使用效能的问题。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推动我省中欧班列建设工作方案》在2023年12月出台,为广东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充沛动能。其中,推动物流与产业联动、打造华南地区中欧班列集拼中心、打造中欧班列信息及货物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等李全提出的建议,在方案中得到吸收采纳。方案在此基础上还提出多项创新举措,如“全省中欧班列命名为‘大湾区号’”,将有助于拓展大湾区中欧班列的品牌效应,提升市场竞争力。
随着配套政策日趋完善,线路布局逐渐优化,企业认可度日益提高,广东中欧班列发展的有利因素不断聚集,李全感到十分欣喜,同时也觉得肩上守国门、促发展的责任沉甸甸。今年,他将再次带着调研成果,为广东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提供新的思考。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贾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