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信用论坛在广州举行。广东省有关政府部门、地级市发展改革局、大湾区金融机构、信用服务机构、工商企业界代表,以及省外信用领域的专家学者等齐聚羊城,围绕“十五五”期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数字化转型与信用创新、湾区信用品牌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共同探索信用引领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广东省信用协会会长吴列进表示,信用建设不仅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基石,更是连接粤港澳三地、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的桥梁,协会将继续深化与港澳两地的合作与交流,为区域信用体系的发展贡献力量。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主任章政指出,未来信用建设的实践方向应着眼于市场化、制度化、数字化、标准化四大维度,致力打造“无障、无忧、无欺”的信用环境,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注入强劲动力。
在“湾区对话”交流环节,来自不同领域的信用专家聚焦“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大湾区信用服务创新与实践”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数字化转型为企业信用风险防控及商业决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企业能够更精准地评估信用风险,优化决策流程,提升市场竞争力。然而,专家们也指出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强调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的数据保护机制,确保个人信息和企业数据的安全,维护良好的数字生态环境。
论坛期间,江门市发展改革局总经济师、四级调研员黎远征就“湾区标准”《企业评级业务规范》进行了宣贯。据介绍,为推动解决由于信用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企业跨境融资受阻受限的难题,2022年以来江门市开展跨境信用互认工作,成功助力3家江门企业通过跨境信用评级互认获得3.8亿元人民币综合授信。她表示,未来,江门市还将进一步拓展“湾区标准”的应用范围,争取打造更多跨境信用贷款的成功案例,并在跨境贸易、投资等领域进一步谋划一批“小切口,大纵深”的创新事项。
广东省信用协会现场公布了首批会员信用评价结果及授牌,并联合上海市信用服务行业协会共同揭牌“花城信用会客厅”,致力打造成为促进信用交流、深化信用合作、推动信用创新的重要窗口。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方晴
图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