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一地倡议“压岁钱不超过20元”,引人关注。
“压岁钱不超过20元”,这对于早已习以为常的广东朋友来说,恐怕都算不上新闻了。但作为一则官方倡议,它如清流一般,让人眼前一亮,也难怪受到追捧点赞,更有不少网友借机喊话,希望可以全国推广。
网友之所以反应强烈,还是因为苦“变味压岁钱”久矣。原本承载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寓意辟邪避灾保佑平安的“压祟”,如今在不少人眼中,可能只看到“压力山大”的“压”和“攀比心作祟”的“祟”了。前者是逐年走高的红包金额,一个红包动辄数百上千元,不仅让年轻人倍感压力,也“压垮”了不少老人。后者则是愈发变味的红包攀比,红包变成大人们的“等价交换”,你给多少,我就回多少。如此红包,年味少了,功利味、铜臭味多了。
要说谁对变味了的红包最无感?一向低调务实的广东人可能最有发言权。广东的压岁钱到底有多务实?早前曾有人调侃,广东是“财神爷都只能收‘一蚊鸡’利是”的神奇地方。如今,广东红包在网上被不少网友“实名制羡慕”。这一口碑的反转,恰恰也说明人们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人明白红包本就是一种人际礼仪的表达,心意才是最重要的。把金钱多少和情意画等号,不仅有可能是自作多情,更会给他人徒增不必要的烦恼。
过个年本该轻轻松松,压岁钱也不该如此沉重,图个好意头就好。值得庆幸的是,如今越来越多人看清了压岁钱的走形变味,主动跳出来。如有不少年轻人开始“整顿压岁钱”,有的相约统一金额,只发小额红包。有的约定“互免”,以自制小礼物代替压岁钱。礼看似更轻了,但情意却更重了。
当然,移风易俗是个系统工作,要扭转“变味压岁钱”无法一蹴而就。若是像“压岁钱不超过20元”这般倡议再多些,压岁钱回归本意便为期不远。
(广州日报评论员陈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