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到处追寻“明月松间照”的清幽雅调,也幻想过醉翁笔中“花市灯如昼”的绚烂与繁华。而在现代城市车水马龙的喧嚣里,我们总是希望能从城市的霓虹灯影中得到一丝慰藉。
广州的灯光,可以说是“一张代表广州城市形象的新名片”,不论是华灯初上,抑或是灯火璀璨、夜色阑珊时,我们总能感受到它的妩媚多姿与流光溢彩。
华灯初上——广州大剧院
灯火璀璨——海心沙与珠江新城
天上星辰耀银河,地下光芒聚羊城
自2011年秋季开始,广州国际灯光节正式与四海宾朋结缘。每年开幕之时,花城广场灯光亮起,人们流连于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灯光作品前,或细细临赏,或嬉戏拍照,其乐融融。这个时候,广州仿佛要将一年积聚的灯光艺术创新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市民和游客面前。
两三年前喜欢上摄影的范阿姨,可以说是灯光节的常客。尽管每年的灯光节都人流如织,但范阿姨跟爱人都提前几个小时占好位置,拍了不少靓照,尤其是2018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无人机表演。在范阿姨展示的无人机表演照片中,魅力四射的五彩光芒配合着无人机变换出的“40”字样,仿佛要将整座城市的热情都酣畅淋漓地迸发出来。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无人机表演。(图片由受访者范阿姨提供)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无人机表演。(图片由受访者范阿姨提供)
除了范阿姨的作品,我们在众多摄影师的作品中也看到了不少与环境相得益彰的灯光艺术佳作,它们为花草树木绘上一抹靓彩,给硬朗的城市建筑增添几分光趣。譬如2015年作品《故乡》中的“月亮”、2019年的荔湾·水幕灯光秀,它们依托于水、为其“锦上添花”,仿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015年广州国际灯光节作品《故乡》。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摄
2019年广州国际灯光节荔湾分会场《岭南水乡·粤韵光华》。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摄
千裳万妆只为还你本真容颜
诚然,广州赋予灯光节流光溢彩的魅力,奉为“皇冠”上的明珠也实至名归;但,广州对古建筑灯光的“朴素”却苛求极致。像国内其它拥有众多历史建筑的城市一样,广州并不急着给古建筑铺上一层五光十色的灯光“外衣”,而是根据古建筑本身不同的材质,选择不同的灯具和照射方式。
比如,西式风情建筑的灯光照明会让我们感受到庄重的古典风,而传统的中式建筑则更加风格多样,或局部点亮以营造意境,或用光勾勒出建筑的轮廓……
沙面景区古建筑
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图源自信息时报
荔枝湾大戏台
当然,如此夜景并非广州与生俱来的,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广州近年来施行的老旧小区微改造。以前、甚至是更久远的过去,广州街头的灯光相对较为暗淡,更谈不上美观。
由仁济路口向西望一带夜景。摄于1949年3月(图源自网络)
今广东省财政厅附近一带。摄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图源自花城网)
以沙面为例,2019年9月底,沙面完成了照明提升工程,大大带动了片区夜间经济发展,周边居民也切切实实感受到灯光改造所带来的便捷与舒适。沙面中央大街以安静、淡雅的灯光风格为主,南街相对亮一些。每当夜晚来临,少年们在桥底踢球、挥洒汗水,而老人则在大榕树下拉着小提琴,自娱自乐、悠然自得。
市民游客在沙面景区散步
据在沙面居住了十几年的文姨介绍:“以前灯光不足很暗,路上照明靠每家每户灯光透出来。现在路上灯光设施增多了,晚上居民出来都很放心。”她还强调,“尤其是沙面的绿带,早上可以供沙面小学学生做体育锻炼,晚上可以方便居民散步,是一举两得的工程。”
“一江两岸三带” 许你一个迷人的夜广州
2019年,广州对“一江两岸三带”核心段景观照明进行提升,也就有了我们后来看到的国庆主题灯光秀。除此之外,传统中轴、新中轴的景观照明提升工作也逐步展开。从2012年广州市城市照明建设管理中心成立开始,到2016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优化提升‘一江两岸三带’”,直至今天,广州在统筹规划城市夜景灯光上已经探索出了自己的特色,也吸引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一江两岸三带”核心段景观照明:西起珠江白鹅潭、东至东圃特大桥,包括我们熟悉的沙面、西堤、海心沙和花城广场、海珠桥等10座桥梁。
传统中轴线景观照明:分为东风路以北段(包括中山纪念堂、镇海楼)、东风路以南段(包括海珠广场、人民公园)。
新中轴线景观照明:包括广州塔、中信广场等。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博导,亚洲照明设计师协会(AALD)主席严永红
“广州是全国较早开始编制城市照明规划并积极实施的城市。”十几年不断来广州参加学术会议和活动的严永红教授介绍,“广州已较完整地构成了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动静有序的城市景观照明。”
严永红教授说:“广州也是国内最早举办灯光节的城市,而灯光节常设地点与‘一江两岸三带’核心段有重合。灯光节的作用不仅是拉动可计量的夜间经济,它可以让游客更轻松地融入这座不夜城,也可以让居民重新发现平日里熟视无睹的城市街道、广场、建筑被灯光重构的另一面。当新的艺术形式与前沿科技携手登台,它们将提升城市创新力和民众人文素养,并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城市,这是科技与艺术融合的魅力。”
“到了今天,广州灯光节、广州夜景已具有非常鲜明的国际化、地域化特征,成为一张颇有辨识度的城市名片,这对珠三角照明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也希望广州在今后的灯光建设中,能够更多地体现在对游客、居民行为的回应,对环境的关照。希望在已有的媒体立面等流行元素中,加入更多的原创艺术,让城市成为一个夜间的‘光的美术馆’。”严永红教授也表达了她对广州未来城市夜景灯光发展的期许。
珠江北岸灯光秀。图源自广州日报
珠江新城一带。(图为受访者范阿姨提供)
每一道光都有它的意义,它让这座城市美了起来,热闹了起来,古建筑“活”了,夜间经济火了,更滋养了在这座城市生活的每一个你我。正如严永红教授所言:广州的城市灯光,具有与城市夜间功能、市民消费习惯很高的契合度,不仅仅是“秀”而已。
出品:大洋网
文:彭忠粤、罗力业
图:彭忠粤(署名除外)
视频、剪辑:彭忠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