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传统民乐(传统乐曲、民族乐器),许多深受广府文化熏陶长大的年轻朋友,脑海中蹦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粤曲!那“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弓弦弹唱,那一曲委婉动人的旋律都让我们熟悉如昨。但于潮流而言总有些距离,我们貌似仅仅能哼唱几句《步步高》等广东音乐唱段、知道二胡之类的民族乐器而已,这是为何?
“很多人会觉得民族乐器过时,提到二胡就想到瞎子阿炳,吹起笛子就有放牛郎的感觉。”曾随乐团外访演出的郑明君说道,“我们希望用传统乐器去演奏一些潮流的、代表年轻人思想的曲子。”
也许,以郑明君、焦一洋为代表的一群广州年轻人能给你答案。
传统不老!民乐也能变“洋气”
郑明君、焦一洋来自于一支去年四月成立的乐队不耳国乐团。这支乐队曾在珠水之滨的2020广州国际灯光节一展风采,所改编的《帝女花》《曹操》让市民游客听得如痴如醉,不少人纷纷纳闷:传统民乐改编并不罕见,但怎样改才能好听且不失传统乐器的韵味?
这对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的焦一洋来说并不难。焦一洋的专业是胡琴类乐器,他告诉记者,二胡、笛箫出来的声音是线条状的,琵琶的声音则是颗粒状的,“前后者融合在一起就有了纵横交织的感觉,呈现的音乐比较饱满。”
焦一洋
有了对胡琴等乐器音色精准的区分,焦一洋把关注点放在它们的不足上。他发现,一首曲子之所以悦耳动听,一般都会有高频、中频和低频,但我们的民族乐器发声通常属前两者,恰恰缺乏低音;同时,民族乐器也存在和声不足的问题,这就给了现代音乐元素发挥的空间。“所以我们在编曲的时候,会加入贝斯、大提琴之类,然后铺上一些饱满的和弦、加工润色,让整个乐曲听起来更加丰富。”焦一洋补充道。
正当记者以为整个改编过程要结束的时候,焦一洋又提到了让人头疼而关键的一步:呈现与录制。在他们改编的不少传统乐曲中,电子音乐的身影时常“出没”。电子音乐旋律简单、重复,备受年轻人喜爱,自然也就成为他们音乐作品年轻化、不断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正是电子音乐的这些特点,一度让焦一洋和乐团成员的编曲陷入困境。
“我们是学院派出身,认为好的作品一定是丰富、复杂的,所以一开始不断往里加东西。”焦一洋话锋一转:“可真正呈现的时候却发现很多东西是在‘打架’的,出来的作品完全没有那个味了。”于是,他们选择做减法……经过反复打磨之后,乐团成员们才找到平衡点。
传承创新走向国际化 用民乐唤醒文化自信
“我是广州人,会更偏向于改编我们的粤曲,比如《平湖秋月》《昭君怨》……”郑明君解释道,“我们会把这些老一辈人耳熟能详、年轻人不了解的经典拿来改编,让更多年轻人知道广东原来有这么多好听的曲子和深厚的音乐文化。”
不过,不耳国乐团成员们的改编并非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有部分老艺术家认为他们把老祖宗的东西都糟蹋了。而郑明君不这样认为,他以广东粤剧院制作的大型新编粤剧《南海一号》为例:“这部颇有音乐剧风的粤剧融入了波斯、东南亚的音乐风格,让年轻人体验到粤剧的趣味性而不是老套风格。”
郑明君
在他看来,传统民乐需要保留,而且要原汁原味地传承;但在日益国际化的时代,我们也要追求创新,取传统民乐中的乐思(旋律的主题),融合电子音乐、改成爵士风,等等。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民乐才能走得更加长远。
除了表演内容、形式的传承,郑明君认为传统民乐的传承也离不开音乐教育。他指出,我们的孩子大多学习钢琴、小提琴、吉他等西洋乐器,唯独民族乐器较少人问津。他还清楚地记得两年前随团出国表演的经历,当时民乐团的票都卖光了,还收获了不少西方乐迷,管乐团的票反而才卖出去三分之一。这才让郑明君恍然大悟——西方人欣赏、好奇的其实是中国的传统民乐;他们认为中国传统民乐像一位蒙着面纱的美女,是好听的潮流音乐,而我们却把西洋音乐奉为潮流。
“我觉得这是文化自信的问题。”他说道,“如果家长有计划让孩子出国深造,那么在国外,孩子的民族乐器演奏技能应该会比西洋乐器演奏技能更吃香。”
挑战不止,突破不断
过去,乐器演奏者只须专注于“奏”,但随着短视频的发展,观众审美渐趋苛刻,郑明君和焦一洋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你不仅要吹得好,还要演得好。”郑明君笑称。
于是,为了拍好一段MV,哪怕他们不是职业演员,也坚持一次又一次地踏进录影棚,以至于工作人员都调侃道:用了出片(唱片)的标准来录制。
我想,这就是热爱的力量吧!焦一洋曾在记者追问有没有生存焦虑的时候说:“我们当初创建这个乐团的目的非常单纯,就是把这几年想玩的东西做出来,把我们的音乐推荐给大家,让更多人能够接受,并没有想太多收益的问题。”
郑明君、焦一洋的音乐之路仍在继续,至于文章开始的疑问,想必你已经有了答案。
出品:大洋网
监制:朱文婷
策划/撰文:彭忠粤
拍摄/剪辑:袁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