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琴棋书画”四雅之一,历来被文人雅士誉为修身养性之器,其源远流长的艺术传承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千年的传承中,受不同地域人文环境、语言因素、传谱、师承等影响,古琴艺术逐渐形成众多流派,其中重要的流派之一就是岭南派古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岭南古琴代表性传承人谢东笑老师将自己心中对祖国、对党的感情,注入到了一首新创作的琴曲中。
用古琴传递心中的触动和红棉精神
“英雄本色著红妆,烂漫高枝率一方。不惜身前明媚色,功成笑落送春光。”从容儒雅的谢东笑一边弹拨琴弦,一边吟唱,古琴缓缓泛出美妙的音符,时而似流水,时而似春风,当激昂与柔和融入到一起,一首《木棉谣》在永庆坊的修竹琴舍荡漾回响。
谢东笑弹奏《木棉谣》。袁世杰 摄
谈起《木棉谣》的创作,谢东笑说到,“今年刚好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广州市政府也在向社会征集非遗新作品,我就想到了木棉花。花开的时候红艳如火,给人温暖、有力量的感觉。花期一过就绝然落土,不留下半点凋零的颓势。落下的花朵还可以用作养生饮食,回归到人们的生活当中。让人联想到过往的革命先辈为了国家、为了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这样的一种联系,我开始创作《木棉谣》。”
木棉花是广州市花,又称红棉。树干雄壮魁梧,枝干舒展,花红如血,盛开时叶片几乎落尽,历来被人们视为英雄的象征。红棉传递和延续了广州这座英雄城市的风貌和精神。谢东笑老师表示,他要把心中的触动、把红棉所代表的精神,通过琴音传递出来。
盛开的木棉花。袁世杰 摄
新曲创作获各方帮助
特意到农讲所寻求灵感
古琴的魅力在于它可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感悟当下。在谢东笑的弹拨下,《木棉谣》通过用古琴独特的音色,借描绘木棉的品质,以纪念英雄和革命先烈,抒发作者对祖国、对党的敬爱之情。“在创作手法上,我们配上了几句诗词,旋律上以古琴传统的弦歌形式,也就是依字行腔,按照字的读音发展成旋律,进行吟唱和弹奏。因为创作的是古琴曲,所以作品一定要符合古琴音乐的特点,我们通过融入古琴音乐特有的一些手法,然后去演绎木棉的那种品质,以及抒发自己的感情。”谢东笑介绍。
在《木棉谣》的诗词创作方面,谢东笑下了很大功夫。“我觉得比较困难的还是诗词,作为可以弹唱的曲目,诗词方面的创作是很重要的。当初我先自己写了四句,但最后还是不满意,于是就请教了老师和一些亲朋好友,大家给我提了很多意见。另外,清代诗人陈恭尹曾写过的一首《木棉花歌》,里面写到“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这也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灵感。”
为了创作这首琴曲,谢东笑老师还特意到农讲所找寻灵感。而他眼前的这棵盛放了200多年的红棉,它扎根的地方就是毛泽东于1926年主办的第六届农讲所所在地,见证了一代代的革命青年,为祖国崛起而学习和奋斗。
谢东笑在农讲所找寻灵感。受访者供图
融合多种元素和现代创作手法
展现新时代的活力
去年10月,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记录我们的新时代——广州非遗新作品宣传展示活动”正式启动,谢东笑创作的琴曲《木棉谣》成功入选。什么样的作品能够代表非遗在新时代的活力?《木棉谣》进行了很好的诠释。
“在我看来,非遗作品里表现的时代特色就是一种融合,我们把当代的一些内容融合到古琴艺术当中。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创新,但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吸纳,因为对于古琴本身,它的包容度很大,我们可以吸纳不同时代的元素,或者其他门类的艺术到古琴艺术里面来丰富它的内容。”谢东笑表示。
谢东笑在进行古琴教学。袁世杰 摄
仔细聆听《木棉谣》,我们会发现一些熟悉的旋律在里面,那就是广东音乐。把地方音乐的元素融合到古琴艺术里面,正体现了谢东笑所说的古琴艺术的包容性。除此以外,《木棉谣》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够用合唱的形式去演绎。“像这种歌颂式的音乐,我们在编曲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合唱部分,也就是对多声部进行了创作。多声部应用在里面之后,《木棉谣》甚至可以通过一支大乐队或者大合唱团来进行演奏,因为它已经给这些演奏方式预设了空间。”
谢东笑将传统琴曲融合多种元素和现代创作手法,使听众不仅能欣赏到中正平和、清微淡远的太古遗音,更能体会到古老的古琴音乐在新时代下的活力和魅力。
以琴曲的力量
让时代的声音更嘹亮
在创作《木棉谣》的过程中,谢东笑不断将自己对党和国家的感情,以及对木棉的敬意注入到琴曲里面。俗话说,高山流水遇知音,当聆听琴曲的时候,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被里面所表达的情感所感染。作为时代洪流中的艺术创作者,谢东笑希望通过琴曲的力量,回望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伟大历程,唤起人们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让时代的声音更嘹亮。
“《木棉谣》其实还可以不断地完善,不同的表现形式,让它可以有不同的拓展空间。也就是一个人独奏的时候,呈现的是这样一种状态,那多人一起合唱的时候,又会以不同的意境呈现。如果将来有机会让大乐队或者大合唱团来演绎的话,《木棉谣》肯定还会有不同层次的表达。”谢东笑最后说到。
出品:大洋网
监制:朱文婷
撰写:陈廷仁
摄像:袁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