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奥运会上,治疗运动损伤的中医正骨在社交媒体上“火了一把”。近年来,西关正骨等中医疗法开始进入年轻人的“养生清单”。
西关正骨源自广州西关,是富有岭南医学特色的传统正骨疗法,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以整复理伤手法、杉皮夹缚固定术、百年伤科名药为治疗特色。2009年,西关正骨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西关正骨传承至今仍葆有生命力,离不开中医“三因制宜”的理念:根据岭南气候特点,善用辛凉草药治疗跌打;粤北盛产杉树,选用其皮作为外固定材料……为一探西关正骨的诊疗特色,记者小麦化身学徒,拜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广州市荔湾区骨伤科医院院长孙振全,从沉浸式体验中练习正骨手法,从一味味药材中学习跌打药诀,领悟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正骨体验:
一番摸骨小编“手机脖”暴露
日前,小麦相约广州中医药大学留学生、出身于马来西亚中医世家的杨健铭,一同踏上西关正骨拜师之旅。
刚走进师傅孙振全所在的医院,师傅便招呼小麦坐下,为她进行触诊,“自然放松,平视前方。肩胛骨内侧缘一般是向外展的,你的是偏垂直,说明‘地基’不稳,肩关节和颈椎容易有问题。”接下来,便是对脖子的触诊。“低头痛吗?”“头往两侧转动,有拉扯的酸痛感吗?”……从肩颈到脊椎检查下来,孙振全很快有了初步判断,“你经常用手机?多用左手?”小麦心中疑惑:徒手就把我的左撇子特性“摸清楚”了?看到小麦满脸惊讶,孙振全解释,“通过运动受限情况,能判断出有问题的部位。我还摸到你有两节颈椎有向左的旋转、向右的侧突,左边肌肉相较于右边的紧张度更高,推断出你平时多用左手。”
传承人帮小麦做检查
西关正骨,讲究手摸心会。手法,先用于判断骨骼经脉的损伤、移位情况;然后,在施接骨续损、脱位整复等手法时,正骨医生要做到稳准有力,“四两拨千斤”。“在马来西亚,中医推拿很常见,这跟西关正骨有什么区别?”对于杨健铭的疑惑,孙振全表示:“一般的肌肉酸痛、肩颈僵硬,使用推拿按摩就够了。正骨手法用于治疗骨伤、骨骼错位,我们常用触摸、按摩、揉捏、端提、折顶、旋转等手法。”
为了让学徒有直观认识,孙振全手把手示范正骨“定位法”。只见他用两手托着杨健铭的下颌,两个拇指分别触摸其耳后,指尖从耳后的高骨往下滑。“这里有个‘斜坡’,往上顶、向内压就会摸到硬的凸起,这便是第一颈椎的横突,往下滑一节就是第二颈椎……”当手指滑至颈部两侧时,孙振全发现,“两边的胸锁乳突肌粗细不一,一边松、一边硬,我给他正一下。”杨健铭跟随指令慢慢抬头、低头,将下巴抵在师傅手上跟着转动。“听到响声了吗?‘咔’了一声,这是西关正骨的复位。”孙振全说。短短几秒间,手法一气呵成,又快又轻柔,大家甚至还没反应过来,复位已经完成了。杨健铭顿时觉得舒缓不少,竖起大拇指赞叹,“太神奇了!”
小麦拜师
作为“三绝”技法之一的杉皮夹缚固定术,是西关正骨医生的必备技能。孙振全早已备好工具,“杉树皮轻便透气、可塑性强,是骨折外固定材料的上乘之选。你们也试试。”小麦接过树皮,一手固定、一手执刀,小心地削去粗糙浮皮。一旁的杨健铭充当“患者”伸出右前臂,小麦根据其前臂尺寸修剪树皮,将树皮两端剪成弧形,并用刀背压软夹板头尾,再用夹板固定前臂,在内侧垫上棉花,用纱布包扎固定即可。其间,孙振全叮嘱,“夹板间要留空隙”“包扎时注意松紧度,过紧有风险,过松起不到固定作用”。这项具备简、便、廉优势的夹缚技术,还体现出“因地制宜”理念。西关河网密布,古时往来船只多以杉树皮为船篷材料,一有跌打扭伤便可就地取材。而且,当时西关医馆三大街与杉木栏路(杉木集市地)相邻,治疗骨伤时取材便利,这项技法沿用至今。
追溯历史:
在西关开宝芝林 黄飞鸿也是跌打名家
正骨,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医学学科之一。随着历史演进,中医正骨不断发展完善,涌现出南北派、少林派等流派以及葛洪等一众名医。在广泛吸收中原各流派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岭南骨伤科得以形成,西关正骨便是岭南骨伤科的代表。
在广州西关正骨文化馆内,孙振全带领小麦从西关正骨鼎盛时期聊起:“西关位于三江交汇处,明清之际,成为我国华南地区最繁华的商贸中心。当时,农、工、商、医会聚于此,西关龙津路、冼基街等地段形成中医药街,有‘省港名医出南海,南海名医集西关’一说。”中医药街骑楼下的“中西药品”招牌、十三行药材街店铺云集……展柜中,一张张黑白照片诉说着西关医馆林立、名医荟萃的往事。
广州是近现代民主革命策源地,上世纪初,黄花岗起义、广州起义中的枪火刀伤、严重骨折患者纷纷被送往西关治疗,使这里成为当时省港地区治疗骨伤科重症的中心。西关正骨医生积极救治的侠义精神、精湛医术盛传民间,名医何竹林曾因治疗枪弹伤而获“破腹穿肠能活命”的美名。
西关正骨的整复理伤手法
继续前行,李佩弦、岑能等西关跌打名家的生平事迹在展板上缓缓展开,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黄飞鸿”。看到小麦颇感兴趣,孙振全介绍:“传统的西关正骨名医大多集医武于一身,白天行医、夜晚习武,通过祖传、师传将手法、验方传承下来,形成西关正骨疗法。黄飞鸿不仅是武术高手,还是西关跌打名家。”据闻,黄飞鸿在西关设立“宝芝林”,潜心钻研医药。光绪十四年,名将刘永福驻防广东时不慎堕马致关节脱位,黄飞鸿施以手法治愈。为表谢意,刘永福题写“医艺精通”的牌匾,将其悬挂于宝芝林门上,四方患者随之慕名而来。
展柜中,一张发黄的老处方写满密密麻麻的中药材名字,“田七、丹参、骨碎补……”原来,这是何竹林的手写处方。孙振全指着面前几盘骨伤科药材介绍:“广州地区是亚热带气候,拥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何老先生不拘泥于一方一法,开方时既用传统中药,也用岭南草药。他在《中医骨伤科学》(第二版)一书中提到,骨科用药大多用辛温辛散的药物,但南方气候湿热,患者用辛温外用药会不舒服,使用丹参、救必应等凉药,同样能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这个观点,对西关正骨影响深远。如今,备受市民欢迎的西关正骨名药“三威跌打风湿贴”,其处方组成与何竹林跌打风湿药酒一脉相承。“由于该药贴疗效显著、体感冰凉舒适,十几年前,曾有香港报纸撰文点赞‘巴闭贴,真巴闭(厉害)’。”孙振全介绍。
传承人讲解药物
推广传承:
法国学生专门来访 传承工作室开到新疆、贵州
当小麦走进荔湾区骨伤科医院的便民门诊,被前台一绿、一黄两片药贴吸引了眼球。其中,黄色药贴被患者唤作“黄贴”,名为“善正通痹膏”,有温经通络功效。其研发还“有段古”,孙振全向小麦娓娓道来:“2014年,我为一个生于北方、在广州生活的患者看诊时发现,触感冰凉的制剂对于像他这样拥有北方人体质的患者而言,凉得难受。我想,这并非孤例,于是琢磨出一个新方,使用辛温辛散的良药。后来,不少北方患者都反馈,‘这款药贴先凉后热,用起来很舒服’。”西关正骨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除了中药配方上的传承与创新,孙振全等西关正骨传承人还在先辈经验基础上创编一套强筋健骨的健身功法——骨正筋柔功。在现场,小麦撸起袖子跟随师傅练起来,“第一式,丹凤朝阳,第二式,青龙摆尾……”据孙振全介绍,“‘以武助医’是西关正骨‘四宝’理念之一,我们借鉴传统武术,创编出这套简单易学、刚柔并济的健身功法。其中,‘猛虎下山’这一式与五禽戏有相似之处,‘青龙摆尾’有太极元素。经常练习,对提升脊柱、关节的柔韧性、灵活性以及平衡能力都有帮助。”
传承人工作日常
20世纪初,跌打万花油、伤科通脉散等西关名药就随商船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甚至欧美地区。西关正骨深受海外友人欢迎,孙振全对此颇有感悟。10年前,孙振全参与了援助非洲的医疗帮扶活动,还把西关正骨医术带出国门。当地没有杉树皮,他就地取材,用硬纸壳为病人固定骨折部位;正骨手法疗效显著,不少同事、患者遇到腰酸脖子痛等问题都会来找他看病。孙振全介绍:“近年来,陆续有来自法国等地的中医学生来访交流正骨医术,还有不少在海外开中医诊所的华人觉得我们研发的制剂很有效。”
近年来,西关正骨的文化园、文化馆和研究室相继建成,接待国内外的医学团体,促进西关正骨的交流繁荣。此外,西关正骨传承人积极参与“西关正骨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让市民习功法强筋骨、尝正骨学养生。为实现非遗技艺跨民族、跨区域的传承与发展,西关正骨传承人在新疆、贵州等地设立传承工作室,让西关正骨非遗技艺与当地气候、环境等特点相融合,更好地服务患者。
孙振全传授骨正筋柔功的动作要领。
学艺手记
蒙眼隔被练手感 手摸心会见功夫
西关正骨博大精深,小麦借学艺契机,亲身体验了西关正骨的整复理伤手法,还跟随师傅孙振全学练骨正筋柔功,观察医疗一线的问诊、疗法。
在学艺中,师傅传授了“辨骨秘诀”,“骨头外隔着肉,要判断是否复位到位,要熟悉骨骼形态、结构,还要勤练手感,做到手摸心会、法从手出。一开始看着辨认,然后蒙眼、用手触摸辨认。后来,甚至隔着两三厘米厚的棉被去摸骨。”听罢,小麦惊叹之余更是佩服。在近距离观察师傅“徒手正骨”后,小麦也开始动手练习。这些看似简单的手法实则蕴含着深厚功力和精准判断,还要施以恰到好处的力量、角度,方能使骨骼复位。
由于有过骨伤旧患,小麦对现代骨伤疗法格外关注。对此,师傅介绍,“骨伤科病种多达近百个,在我刚行医时,病种集中为创伤,或是常见于体力劳动者的疼痛问题。如今,现代人常因缺乏运动引发疼痛,或盲目运动引发劳损型、伤害型骨伤。”
小麦学练正骨
得益于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发达的资讯传播,越来越多年轻人了解到西关正骨疗法。走访荔湾区骨伤科医院门诊时,小麦发现,不少求医者都是年轻人。据了解,10年前,该院60岁以上患者占比超八成,如今这个数据降至五成。
跟随师傅查看病房时,小麦发现师傅宛如“斜杠医生”,不仅做得了骨外科手术,还能为肌肉肿胀的患者针灸,为肩颈酸痛的患者正骨。在师傅看来,西关正骨传承人既要熟练中医专长,也要不遗余力地拓宽知识面。此外,西关正骨还要融合现代医学理念、技术,各家正骨门派之间互为补充、互相借鉴,促进共同繁荣。
300多年来,西关正骨名医辈出,治骨经验世代相传。如今,这颗非遗“明珠”仍在绽放光芒,守正创新,继续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出品/江永忠、许芳
策划/赵东方、邱敏、余靖
统筹/何超、麦蔼文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麦蔼文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庄小龙
视频/G视频
协助/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多、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