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管理问题日前被曝光,其会员制度形同虚设,只要给钱就能当会员,甚至无需提供有效资质证明和真实身份信息。对此,中华口腔医学会深表歉意,表示将深刻反省,举一反三,查漏补缺,确保类似情况不再发生。(12月10日大象新闻)
俚语有云“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只要给钱就给会员资格,他们如此之搏,单车有没有变摩托不得而知,倒是应了另一句俗语“算盘打得精,马褂改背心”,过于精打细算、见钱眼开,捡了一粒芝麻,往往要赔上一个西瓜。不堪之事大白于天下,对专业学会声誉之损害,又岂是那一点会员费补偿得了?
专业协会实施会员制是通行做法,不足为奇,缴交会员费往往也是会员的义务之一,无可厚非。这意味着,先当会员再缴费没问题,交了会员费就能当会员有问题。乍看起来,好像只是次序颠倒,可这一颠倒麻烦就大了。患者层面,多数患者在选择医生时都格外关心他的来头和衔头,对那些经权威机构盖过戳的医生自然高看一眼、厚爱三分,若其证书为假,信任被辜负事小,遭遇庸医那就问题大了。社会诚信层面,诚信大厦难起易倾,有时一起并不起眼的不诚信事件都可能给某个行业、某个地方带来一场“地震”。城门一场大火,殃及无数池鱼,这种教训可真不少。行业协会层面,小节不慎、大德有亏,自己不爱惜羽毛,哪里还能振翅高飞?平时不检点、不收敛,等到丑闻被曝光,才装作痛苦忏悔,你们倒是想“举一反三”“查漏补缺”,还要看公众给不给你们机会。
回到利益话题,即使是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也不是不能谈钱,毕竟还是要生存的嘛,倘若“君子爱财”,能靠自己双手养活自己,不向别人伸手过日子,岂不快哉?作为专业学会,并非没有这个能力。假如,专业学会埋头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心一意做品牌,一点一滴积口碑,不断提升资格证书的含金量,让公众认可专业学会这块牌子,让业内人士以拥有一个该学会颁发的证书为荣,在服务好会员的同时,向会员适当收一点费用合情合理。换言之,只有双向奔赴,才能实现共赢。再由行业到社会,从共赢到多赢。拿专业学会的信誉变现,无异于自挖墙脚,长此以往,大厦坍塌不是迟早的事吗?
行业协会涉嫌违规收费问题由来已久,且久禁不止。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通知,提出“五个严禁”,要求以零容忍的态度,全面清理取消行业协会违法违规收费。治乱要用重典,对于那些不听话、不改悔的行业协会,就应该拿出来示众、“祭法”,不给他们乱来的机会。
(广州日报评论员 练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