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正为生命间的鸿沟铺上柏油路。广东近年来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催生出大批新型工作岗位,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也迎来了更好融入社会的新机遇。如何赋能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让他们共同迈进数字时代?今年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沈丹提交了关于发挥广东数字经济优势、支持特殊群体追求美好社会生活的建议。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24)》显示,广东数字经济规模达6.9万亿元,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沈丹指出,从通信设备制造商到互联网科技巨头,从软件开发商到电子信息企业,华为、腾讯等企业在 5G 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的创新成果,不仅为广东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为广东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如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近期测算,微信数字生态创造的就业收入机会连年增长,2023年已逾5000万个,小程序、视频号上每个创业项目拉动的就业机会均超过11个,衍生出来的如在线客服、语音客服等职业,为相关条件合适的残疾人、老年人提供了丰富的就业选择。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飞速发展为特殊群体融入社会提供新助力。沈丹举例说, AI可以让残疾人、老年人佩戴智能仿生腿更加舒适,可以智能检测步幅调节阻尼、通过防摔算法提高安全,AI还可以持续为特殊群体提供丰富的视听内容, AI陪聊产品可以让儿童玩具、学习工具更加智能,满足儿童多维度的发展需求等。
沈丹建议,加大对粤东西北地区适老化、无障碍技术资源投入。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在信息无障碍设施、技术赋能特殊群体健康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的优势,将已经验证成熟的好做法、好项目,复制推广到粤东西北地区,包括完善无障碍政务服务、数字文化产品供给、智能产品补贴等,让粤东西北特殊群体能以较低的成本,更加便捷获取数字化服务,提升数字素养。
她建议加强残疾人、老年人群体数字经济产业相关岗位技能培训。筛选出适合不同类型残疾人、老年人就业的岗位,明确培训类别、标准,如数据标注、网络主播、直播带货、音视频编辑等,让更多条件合适的残疾人、老年人群体掌握数字经济产业带来的高价值岗位技能,为他们有尊严地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沈丹还建议持续丰富特殊群体享受的文化产品。如使用AI大模型能力制作无障碍优秀电影,打造残疾人、老年人专属的“无障碍剧场”,运用AI技术制作更多低频音乐,通过相关AI产品、竞赛、培训等方式,持续提升儿童人工智能素养等。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