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网信部门公布一批打击整治网络水军问题典型案例。仅以其中的同质化文案引流炒作为例,在有的网站平台上,多个账号批量发布高度相似帖文、短视频等内容,恶意蹭热引流、挑动对立情绪,有的MCN机构还组织账号批量炒作牟利,已经严重危害网络生态。
乏味的重复怎么就成了内容产业的突出问题?如一位自媒体博主所说,流量即收益,短平快的“垃圾信息”往往是收割流量的绝佳方式。正是在这一逻辑的作用下,“谁火抄谁”“谁热蹭谁”堂而皇之地侵入公众视野。这种情况下,博主辛苦几小时写的文章,恐怕还不如“借用者”收益高。内容的“劣币”一旦泛滥,“良币”生存空间就会越来越小,甚至被淘汰掉。长此以往,真实的需求和声音被横行的水军淹没,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遭受破坏,商家与平台的信誉又何在呢?
治理网络水军,难度为什么越来越大?问题的关键是,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水军”正在变得越来越智能化。它们不但有组织地刷分控评、刷量增粉、刷榜拉票、刷单炒信,而且自动化地生成虚假评论和帖子,精准地定位目标用户投放,迅速且频繁地规避平台检测。可见,面对智能化的水军,必须有数智化的治理方法。
一者,强化全链条、全过程监管。其关键在于增强识别与监控能力。网络水军往往拥有隐身的能力。它们使用虚拟身份,惯用动态IP地址切换,模仿正常用户行为,就是为了隐藏真实意图与来源,阻碍监管力量的侦测和追踪。只有不断优化技术工具,精准识别水军的行为,才能全面提升监管能力。二者,强化多元共治、协同协作。其关键在于明确平台边界。面对规模化、产业化的水军,平台必须担当起主体责任,有力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譬如,加强实名验证和用户行为分析,强化内容审核机制,实时标注和识别可疑账户,及时移除违规内容,完善网民监督体系。此外,亟须强化联合监管机制,如建立监管数据库,实现多部门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
当然,数智化治理需要与之匹配的制度机制。只有充分整合法治资源,改变涉及网络水军法律法规相对零散的状况,方能让数智化更好赋能精准治理,有效压缩网络水军的生存空间。
(广州日报评论员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