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目前社会上有不少老年人面临着没有亲属照护的养老问题。对此,天津市公证机构探索构建的安心养老法律服务体系,为老年人解忧。
“想在自己明白的时候安排好晚年。”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不少无亲属照护老年人的心声。在传统的养老观念中,“养儿防老”是很多人给自己老年生活安排的一份“保障”。但近些年来,受子女外出务工、失独、社会养老观念转变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无亲属照护的养老现象并不少见。老年人对于自己晚年就医、财产等事项的安排能不能完全实现?照护者提供养老服务的质量能否得到有效监督?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些问题都亟待求解。
“法律+养老”的路径探索,通过对养老服务的全链条梳理,整合意定监护、遗产管理人、民事信托、遗嘱信托等法律制度,结合公证机构的证明与监督优势,构建养老法律服务体系。可以说,此举从法律层面为更多老年人的晚年需求加固了一道有力“防线”,让老年人的意愿被充分尊重、权益得到法律保护,预防老年人的权利失守。
但也要看到,很多老年人面临着行动不便、理解力降低、不善于使用现代技术手段等问题,这些都影响着他们获取法律服务的能力。对此,相关部门还有必要再向前一步、主动作为。比如,做好前瞻性宣传工作。从过往的案例来看,很多养老纠纷发生在老人进入半失能半失智阶段。对此,社区、街道等可通过大数据筛查、上门走访等方式,对辖区内老年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摸查。重点关注中老年人、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对其进行集中宣传,引导其提前规划好晚年的照护问题,给人生“最后一公里”做好安排。
(广州日报评论员 刘硕)